官方微信
打开二维码扫描软件
将手机摄像头对准二维码扫描

3月14日下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附属实验分校举行了2025青少年汽车无限创意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并发布了本年度活动主题“明天”。
青少年汽车无限创意征集活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活动以手创作品征集的形式面向全球青少年传递低碳环保理念,倡导绿色出行,旨在传播汽车文化,增强青少年对于汽车产业的关注与热爱,培养青少年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良好品质,同时鼓励青少年争做“小小汽车设计师”,努力成长为支撑汽车工业发展的栋梁之才。活动累计收到24000+幅参与作品,吸引了来自全国30余个省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法国、英国、日本、泰国、柬埔寨、哥伦比亚、秘鲁等10多个国家青少年的积极参与。
在启动仪式环节现场,嘉宾代表们依次走上舞台,将手稳稳地放在启动杆上,倒计时后同时用力推动启动杆,巨大的画轴缓缓展开,创意无限的图案逐渐呈现,2025青少年汽车无限创意征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共同开启一段新的篇章,创造出一个更加光明、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那就是“明天”。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小鹏汽车等企业携手,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还带来了汇集新能源汽车智慧与创意的科普绘本。这些优秀作品和科普绘本,如同智慧的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滋润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为成长之路增添了一抹亮色。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闫建来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精彩的分享。他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青少年汽车无限创意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回顾展示过去的一年的选手在汽车科技领域的无限创意,并发布主题词“明天”号召孩子们关注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为孩子们指明了未来探索的方向,激励他们为绿色出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讲解员张洁以专业而热情的态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车互动体验。她围绕小鹏X9这款智能科技座驾,详细介绍了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以及绿色环保的出行解决方案。张洁通过生动的演示和互动环节,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了X9的智能语音交互、自动驾驶功能以及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孩子们纷纷上车体验,触摸科技的温度,感受未来出行的魅力。展车体验让孩子们对小鹏X9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智能汽车科技的浓厚兴趣。
北京理工大学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队队长邓浩宇详细介绍了车队最新设计的方程式赛车,从车身结构、动力系统到空气动力学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邓浩宇结合车队在研发和比赛中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并分享了团队在攻克技术难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他还邀请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无人驾驶赛车的设计细节,感受智能化与工程学的完美融合。赛车设计分享让孩子们对无人驾驶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他们对未来科技与创新实践的热情。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赛事技术官郑浩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汽车前世今生之旅”。他通过丰富的历史故事和科技发展脉络,带领孩子们从汽车的起源讲起,回顾了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汽车,再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演变历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汽车技术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让现场气氛轻松活跃。这场“汽车前世今生之旅”让孩子们对汽车产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探索的浓厚兴趣。
北汽集团汽车外观设计师段爱军以一场“青少年汽车无限创意优秀作品展”为孩子们打开了汽车设计的奇幻世界,她以专业而亲切的方式,逐一解读了每幅作品的设计亮点与创意灵感,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画作中的构图与色彩运用,结合汽车设计的技术趋势,启发孩子们思考如何将创意转化为现实。这场展览展现孩子们的艺术才华,传递了设计的力量与乐趣。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为学校的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份汽车动手拼装模型,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组合作拼装汽车模型。从底盘到车身,从轮胎到引擎,每一个零件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协作精神。同学们认真研究说明书,互相讨论拼装技巧,有的负责组装,有的负责检查,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随着时间推移,一辆辆精致的汽车模型逐渐成型,大家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与喜悦。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汽车构造的奥秘与工程设计的魅力。
学会自2021年起,先后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柏坡、会宁、吕梁、合肥、襄阳、烟台、上海、黔东南州、泗县、蔚县、宣城、个旧等50城100余校,开展丰富的汽车科普活动。2025年,学会将继续汇聚科技工作者走进武汉、威海、苏州、成都、重庆、盐城、上海、蔚县、株洲、长沙、乌鲁木齐、肇庆、香港等15城30校组织开展青少年汽车无限创意征集活动。希望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与我们携手努力,能够加强与学校、企业的联系,推动科技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共同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